2024年12月17日,威廉·拉波夫(William Labov)教授于美国当地时间凌晨三点平静离世,享年97岁。谨以此文以资纪念。
威廉·拉波夫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语言学荣誉退休教授,一生致力于语言学研究,成果丰硕,影响深远。他的研究领域广泛,从语音学、句法变异到语言接触、语言政策等,无不涉猎。而他最为人称道的,便是对语言变化与社会因素之间关系的开创性研究。
在《社会阶层与语言变化》(The Social Stratification of English in New York City)等经典著作中,拉波夫教授以独到的视角和严谨的方法,详细剖析了社会阶层、年龄、性别、教育背景等多种社会因素如何共同作用于语言的使用与传播,形成了独特的“语言变化的城市模式”。这一理论不仅打破了人们对语言变化的传统认知,更为后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拉波夫教授还对非洲裔美国人语言(African American Vernacular English, AAVE)进行了深入探索。他与多位学者携手合作,共同探讨了AAVE的语音、句法特征及其对社会身份和文化认同的深远影响。拉波夫教授坚信,AAVE并非低级的、需要被纠正的语言变体,而是一种独具特色、充满活力的语言。他的这些研究,不仅增进了我们对AAVE的理解,更促进了语言多样性和文化包容性的深入讨论。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学术导师,拉波夫教授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等著名学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语言学人才。他以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对学生的深切关怀,赢得了广泛的尊敬与爱戴。他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未知,敢于质疑权威,这种开放包容的学术精神,为语言学界乃至整个学术界树立了一座丰碑。
拉波夫教授还积极参与公共讨论,就语言政策、语言教育等议题发表真知灼见。他深知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传承与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因此,他始终倡导尊重每一种语言,保护语言多样性,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拉波夫教授的这些努力,不仅提升了公众对语言多样性的认识与尊重,更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拉波夫教授的一生,是充满探索与发现的一生。他在语言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贡献,将永远镌刻在语言学乃至整个学术界的史册上。他的离世,是学术界的一大损失。然而,正如他所研究的语言变化一样,虽然个体终将消逝,但知识与思想却能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拉波夫教授的学术遗产,包括他的理论、研究方法以及他对学术的热爱与执着,将如同不灭的星辰,继续在语言学的天空中闪耀,激励着后来者不断探索、勇攀高峰。在这个悲伤的时刻,让我们共同缅怀威廉·拉波夫教授,感谢他为人类知识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他的精神与智慧将永远与我们同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