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6~8日,第十届中国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学术研讨会在位于天津的中国民航大学召开。中国语言学会语言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会长、原国家语委副主任李宇明,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仇小娟、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语言政策与规划专委会、全国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专家、中青年学者等100余人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由中国语言学会语言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中国民航大学主办,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研究中心、教育部语用所语言政策与规范标准研究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等8家科研院所联合主办,《外国语》《现代外语》《语言战略研究》等13家杂志社提供会议支持。
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致辞
开幕式上,吴仁彪致欢迎辞。他表示,语言在促进对外贸易、推动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民航业天然的国际化属性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高外语能力,中航大一直以来高度重视语言教育及相关研究,为中国民航发展输送了大批专业技能及语言能力过硬的人才。学校今后将继续发挥具有行业特色的语言优势,深化数智时代的语言教育,为党和国家制订语言政策提供智力支持与服务。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仇小娟致辞
仇小娟代表天津市教委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她表示,语言不仅是人类沟通的桥梁,更是不同文化间交流的载体,语言规划与治理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本次研讨会是对天津市语言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本地高校在语言研究领域学术地位的有力证明。她特别感谢语言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以及中航大的积极筹备,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语言学会语言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会长李宇明致辞
李宇明在致辞中指出,本次研讨会的最大魅力在于聚焦中国发展中的语言问题。长期以来,语言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不仅关注语言教学问题,还积极参与国家重大问题的研讨。近十年来,我国语言学和外语学科研究取得显著进展,正在从“跟跑”状态逐步向“并跑”与“领跑”地位转变,我国在国际规则制定过程中的角色也愈发重要。他主张聚学界之力,研究国人自己的语言规划与发展史,为国际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贡献“中国智慧”。
北京外国语大学戴曼纯教授做主旨报告
上海外国语大学赵蓉晖教授做主旨报告
主旨报告环节的演讲嘉宾
主旨报告环节中,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戴曼纯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赵蓉晖教授、浙江师范大学王辉教授、中国民航大学张艳玲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黄行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田海龙教授、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张日培副所长、南京大学方小兵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张天伟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王春辉教授、扬州大学何山华教授等12位专家就语言学的研究视域、网络治理与数字语言生活治理、语言调查中的集体能动性、新阶段国际中文教育的学科定位与研究领域、中文在国际民航组织中的影响力等主题作学术报告。
在主编论坛环节,《语言战略研究》《中国语言战略》《国际中文教育研究》《南开语言学刊》《话语研究论丛》《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语言治理学刊》等7本期刊主编介绍了各自刊物的办刊宗旨、专栏特色、学科前沿和热点话题,现场师生反响热烈,与各位主编进了热烈的互动交流。
在闭幕式上,中国语言学会语言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戴曼纯教授做大会总结。他介绍了中国语言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在推动我国语言政策与规划学术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构建和谐语言生活、保护语言资源、探索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语言教育政策、提升国家语言能力等领域作出的贡献,指出本次研讨会在参会人员规模、主旨报告和分论坛议题三个方面创造了“新高”,会议内容充分体现了“强国必须强语、强语助力强国”的宗旨,也展示了语言政策与规划学者的家国情怀。数字语言时代,新的研究问题不断涌现,戴曼纯教授希望青年学者们继往开来、求实出新,肩负起学术使命。
在会议期间,部分会议代表还参观了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及国家空管重点实验室,了解航空领域的语言应用和语言培训等情况。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有十余位师生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报道及图片来源: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