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宏开先生:语言田野的守望者

发布者: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24-08-16浏览次数:188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孙宏开先生,于2024年8月15日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90岁。

孙宏开先生,是一位毕生致力于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语言学家,他的足迹遍布了中国的山川湖海,从黑水、汶川的崇山峻岭,到云南的独龙、怒族村寨,都留下了他辛勤探索的身影。他的一生,是对语言事业的执着追求,是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深情守望。

孙宏开先生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在民族语言研究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不仅在描写语言学、比较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多个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更在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言与文化研究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提出的羌语支分类观点,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为藏缅语族语言的谱系分类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先后发现15种新语言,并就30多种汉藏语系语言展开系统调查研究。先生多年来全力支持中国语言资源保护事业,是语保事业的探路人、护航者,也是语保工程身体力行的建设者。

孙宏开先生的田野工作照

孙宏开先生著述丰厚,代表作有《藏缅语族羌语支研究》《羌语简志》《独龙语简志》《八江流域的藏缅语》等,主编“中国新发现语言研究”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方言研究”丛书、《汉藏语语音和词汇》等。他主编的《中国的语言》收录了我国56个民族使用的129种语言,集中反映了中国语言学家在语言识别和语言调查方面的成就。他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规划百年议》《试论我国的双语现象》《语言识别与民族》《中国濒危少数民族语言的抢救与保护》《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活力排序研究》《语言濒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东亚地区的语言及其文化价值》等作品,均对我国的社会语言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有幸在2003年前后的中国社会语言学会活动中初次结识先生,此后在多次学术活动中聆听他的报告。尤为难忘的是,前几年先生特地寄给我一批个人藏书,其中有很多是对中国语言的实地调查和描写成果,非常珍贵。先生勉励我说,外语学者不仅要了解世界的语言和语言学,也要了解中国的语言和应用,并要向世界介绍中国的语言和语言学成就。尊尊教诲,言犹在耳。

孙宏开先生的一生,是对中国民族语言研究的深情奉献。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何为学者风范,何为师者情怀,何为把研究做在祖国的大地上。我们将铭记先生的教诲与期望,继续在语言的田野上耕耘不辍。愿先生安息!

 

上海外国语大学  赵蓉晖

2024年8月16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