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俊:日本《外国人才引进与共生综合对策》中的语言举措

发布者: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24-05-18浏览次数:396

日本是当今世界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老龄化加剧引发了诸多问题,劳动力不足就是其中之一。为缓解日益严峻的劳动力缺口危机,2018年,日本国会通过了《入国管理法修正案》,决定大力引入护理、保洁、铸造冲压、机械制造等14种特定行业外国劳动力,大规模引进外国人口政策正式落地。为吸引、留住外国劳动力,维持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为加强在日外国人管理,实现“共生社会”,在《入国管理法修正案》成立当年,日本设置“外国人才引进与共生相关阁僚会议”,推出《外国人才引进与共生综合对策》(本文简称《综合对策》)。该政策以“实现日本人和外国人可以安心安全生活的社会”为目标,围绕多个方面提出了诸多举措,语言相关内容是其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推出《综合对策》以来,“外国人才引进与共生相关阁僚会议”逐年对该政策进行修订,《综合对策》中的语言相关举措日渐丰富,如2021年修订版中提及日语次数由最初的95次增加至165次。2021年修订版《综合对策》中的语言内容主要包括加强对在日外国人语言服务、完善对在日外国人的日语教育、推动海外日语教育三部分。

一、加强对在日外国人的语言服务

在日本工作、生活的外国人往往处于“信息弱者”的地位,因此,《综合对策》要求加强对外国人的语言服务,覆盖了外国人在日本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

(一)实现政务制度和生活信息的多语言化、简明日语化

《综合对策》认为,外国人在日本生活时,有必要迅速准确地了解在留b手续、纳税手续、劳动相关法律、社会保险制度等各类政务制度,以及垃圾处理等各类生活相关规章,因此,政府有必要通过多种语言和简明日语来提供、发布相关信息。

具体而言,该部分主要包括如下举措。从财政上支持各地方政府在涉及在留、雇佣、医疗、福利、生育、子女教育等各类手续的窗口配置翻译,导入多语言翻译软件(支持11种以上语言),实现多语服务。在现有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法务省等相关部门进一步扩充《生活与就业指南》(现有14种语言版以及简明日语版)内容。基于2020年8月制定的《在留外国人简明日语指针》,法务省、文部科学省与相关省厅协作,促进简明日语在外国人工作生活中得到有效应用。关于多语言自动声音翻译技术,总务省应致力于实现人工智能即时翻译,并根据引进外国人的实际需要,追加对象国语言,提高翻译准确率。所有省厅应充分利用自动翻译软件等工具,推进外国人常用行政机构服务窗口的多语化,充实面向外国人的政务信息和生活信息内容,推进信息提供、发布的多语种化和简明日语化。在涉及医疗、保健、防灾对策等事关外国人生命和健康的领域,以及子女教育、保育、劳动相关法律、社会保险、在留手续等领域的信息提供与咨询、民间住宅租赁协议等,内阁府等相关部门应根据各地区外国人的分布情况,分批推进多语服务环境建设。

(二)改善生活语言服务环境

《综合对策》从医疗、交通、租房、工作等多方面制定了语言服务相关措施,以改善外国人在日本的生活环境。

(1)医疗相关领域。厚生劳动省应促进电话翻译以及多语言翻译系统在医疗设施中的运用,应在接收外国患者的定点医疗机构配置医疗翻译和医疗引导员,支持医院内部多语言化建设,完善医疗环境。在由外国患者适当负担费用的基础上,促进医疗机构使用电话翻译,在所有医疗机构推进外语服务。基于医疗翻译认证实用化相关研究成果,修订医疗翻译培养课程体系与教材等,促进医疗翻译的培养与水平提高。围绕各都道府县所公布的医疗机构以及药店相关信息,构建全国统一检索网站,充实外语信息以及手机检索设置,完善相关内容。针对外国育儿家庭以及孕产妇,内阁府和厚生劳动省应促进各市町村保育设施、保健医疗福利等相关机构提供多语服务。

(2)交通安全、消费、法律、救济等相关领域。警察厅应推进外国人更换驾照服务以及申领驾照考试的多语言化。警察厅和法务省应推进全国各都道府县积极使用110报警三方通话系统,促进多语言翻译机器在事故现场的使用,应确保外国人作为刑事案件当事人时能有适宜的翻译在场。消费者厅应根据各地实际,推动全国消费者188热线的多语化,推进“访日游客消费者热线”的服务语种增至8种。法务省应优化日本司法援助中心提供的“多语信息提供服务”(10种语言),进一步增加语种数量。厚生劳动省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为贫困救济咨询窗口配置翻译。

(3)租房等相关领域。国土交通省应利用包含14种语言版本的《外国人民间租赁住宅入住指南》等材料,向外国人提供多语住宅信息服务。金融厅向外国人发放多语版本宣传册,介绍金融相关法律规定。总务省应推动手机入网服务的多语言化。为确保外国人子女的就学机会,文部科学省应要求各地实现入学介绍以及就学指南等的多语言化,推动学校在进行就学咨询时使用多语言翻译系统。

(4)工作相关领域。厚生劳动省应推进安全卫生相关教育材料的多语言化,由现有的11种语言增加至14种语言,运行“外国务工者咨询角”“外国务工者咨询热线”“劳动条件咨询热线”等(以上均支持14种语言)。为预防用人单位和外国工人围绕劳动条件等产生纠纷,营造和睦的职场氛围,应向用人单位、外国工人、职业介绍中心等发放翻译成简明日语和外语的《雇佣管理多语言用语集》等材料。通过设置翻译、利用包含14种语言的多语联系中心、多语言翻译机器等,实现职业介绍中心服务的多语言化。

(三)构建应急安全网络

《综合对策》认为,不管是日本人还是外国人,都有可能遭遇灾害等紧急状况。考虑到外国人在日本居留的脆弱性及不适应性,有必要构建牢固体制,使人们及时获得必要的信息和援助。

内阁府等应促进包含15种语言的防灾气象信息多语词典在各网站和软件中的使用,促进多语种灾害预警软件“安全贴士”(Safetytips)以及气象厅主页等的应用,推进防灾气象信息的多语化,推动以上信息在出入国管理厅主页等上面发布,同时修订《避难信息指针》和防灾气象信息多语词典,完善对外国人信息发布环境。总务省应持续实施“灾害时外国人支援信息引导员”培养计划,以确保2021年度可在各都道府县及指定都市进行设置;为实现外国人119报警和现场救援的顺利进行,应借助电话翻译中心推动即时翻译体制完善。针对新冠病毒,外国人在留支援中心应与各地方政府协作,积极推进与疫苗接种相关的多语咨询,推动外国人主动接种疫苗,在厚生劳动省电话咨询窗口实施多语服务,持续确保外国人疫苗接种相关咨询体制完备。

二、完善对在日外国人的日语教育

《综合对策》指出,外国人在日本生活过程中,如果日语能力不足,将无法顺利进行沟通交流,容易遭遇各种障碍。为使外国人成为日本社会的一员而不被社会排斥,有必要鼓励外国人将日语作为第二外语进行学习。尤其在日本工作时,除了工作中必需的专业日语,外国人也有必要掌握生活中所必需的日语,以便在工作单位用日语进行交流。因此,有必要大幅扩展对外国人日语教育的范围,营造日本人可与外国人顺利沟通的环境。

(一)推动《日语教育参照框架》的制定和推广

为提高国内外日语教育水平,构建不同学习阶段日语教育内容和方法可遵循的共同指标,文部科学省开发了《日语教育参照框架》,同时制定相应使用手册,促进其在现实中的运用。此外,围绕生活领域学习内容,制定了“生活能力”(Cando)量表。

(二)推动各地开展日语教育

为向包括务工者在内的各地外国人提供生活必需的日语教育,文部科学省积极促进《日语教育参照框架》的应用,提高地区日语教育水平。推进日语教育综合体制建设,使各都道府县与相关机构有机合作,强化日语教育环境。敦促各地依据《日语教育推进法》制定本地日语教育基本方针,对在地区日语教育实践中表现突出的非营利组织进行资助。通过向日语教室空白地带派遣观察员等手段,促进日语教室的开设。为供暂无日语教室地区的外国人自学日语,进一步增加日语学习网站“贯通日语生活”的语言种类(由原有的10种语言增加至14种),同时基于“日语教育参照框架”增加必要内容。

(三)推动各类机构开展日语教育

文部科学省通过广播电视大学在全国范围内播放面向外国人的日语讲座,增加日语学习机会。针对日本广播协会所提供的日语教育资源,总务省等机构应通过扩充对象国语言、促进过往资源有效利用等方式,丰富网络日语学习资源。

夜校是为没有修完义务教育的超龄学生提供义务教育的公立学校,2021年4月,日本共有36所夜校,其中约八成为外籍学生。《综合对策》要求,文部科学省应通过提高教师日语指导水准、与当地日语教室合作、灵活使用校外日语教育人才等手段,充实夜校的日语教育活动。

(四)其他

《综合对策》还针对日语教育师资培养、体制构建、资源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

(1)培养日语教育人才。为培养专业性日语教育人才,整体提高日语教育水平,进一步推进地区日语教育协调员和日语教师培养研修项目,开发、推广相应教材。

(2)完善日语教育体制。基于《日语教育推进法》等法律,探讨设立评估日语教师资质能力的新资格证书,确立日语教育机构水平的维持提高机制,推动对日语教育机构的支持并采取必要措施。召开会议,使相关省厅与机构相互协作、全面推进日语教育,运营日语教育相关门户网站(NEWS),推动日语教育机制建设。

(3)开发日语学习资源。为评价外国人在具体工作场合的日语交流能力,在把握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厚生劳动省研制日本国内企业专用工具供各企业采用,针对工作场景的相关词汇和表达,开发在线学习教材,供实习生在进入日本前后以及实习期间使用。经济产业省向企业提供相关教材和学习方法,便于外国员工和日本员工相互交流,实现互相学习。

三、推动海外日语教育

《综合对策》认为,日本对外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使“各国持续大量产生具备日语能力、来日本后可以马上顺利生活和就业的有用人才”,有必要在各国完善日语教育体系,宣传日本文化与社会相关信息。针对这一目标,《综合对策》提出了多条具体措施。

(一)推进实施“国际交流基金会日语基础测试”

外务省应根据人才引进的实际需要,推进实施“国际交流基金会日语基础测试”(JFT-Basic)。该测试由国际交流基金会基于《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以及《国际交流基金会日语教育标准》研制而成,为赴日外国劳动者量身打造,用以测试其是否具有“进行一定程度的日常会话,进行无障碍生活”的能力。该测试采用计算机考试形式,2019年开始实施。

(二)推动课程与教材的开发与推广

为提高海外日语教育水平,使其符合“特定技能”在留资格人才的需要,外务省应积极使用国际交流基金会依据《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研制的《国际交流基金会日语教育标准》,开发、推广适于成人教育的日语课程体系与教材。

(三)培养当地日语教师

师资是教育中不容忽视的一环,因此聘任能够使用当地语言来教授日语的本土教师极为必要。外务省一方面应从日本派遣日语教育专家,灵活使用日本开发的课程体系与教材,同时还应推动对当地日语教师的培养,以提高日语教育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四)推动各国日语教育

为增加海外日语学习场所,外务省一方面应加强对海外日语教育机构活动的支持(提供教材、确保师资等)。同时,为提高当地日语教师口语能力、提升日语教育质量,还应培养、派遣日本辅助教学人员,加强对当地日语教育机构的巡回指导和支持。

(五)推介日本文化

广泛推介日本文化。目前赴日人口不断增加的主要为东南亚各国,为使其他国家将来也能源源不断出现希望赴日本生活就业的外国人才,外务省应通过国际交流基金会日语教育事业强化各国的日语教育基础,同时推动围绕日本文化、生活魅力的宣传与交流。

由上可知,语言服务和语言教育已经全面融入日本《综合对策》。20世纪末以来,日本就着手推动多语服务、简明日语在语言服务中的应用,并重视对外国人的日语教育,为如今全面推行《综合对策》打下了坚实基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