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 王佳宇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语言与未来讲坛”谈后人文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与核心议题

发布者: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24-04-12浏览次数:11

2024年3月28日晚,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王佳宇教授做客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语言与未来讲坛”,做了题为《后人文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与核心议题》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中心执行主任赵蓉晖教授主持,超过550位师生线上参加本次讲座。

在讲座中,王佳宇教授开宗明义,指出源起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正在经历新变化和新挑战:过于强调以人为中心的主体性,却忽略了人已经越来越依赖当前发达的科学技术,也面临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流行病毒等人无法掌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后人文主义应运而生,质疑了从人类自身经验出发理解自身与世界的人类中心主义,重新审视人与机器、动物、环境的二元对立关系以及身体和认知的“内”“外”边界。

随后,王教授介绍了后人文主义的理论基础——新物质主义与核心概念——集合(assemblage)、纠缠(entanglement)、能动性(agency),并将过去的语言符号观、语言天赋观、语言中介观与后人文主义的分布式语言观进行对比,后者挑战了将语言作为内部系统或个人能力的观点,认为语言并非是一个共时系统,而是一个动态的分布式组织模式,并主张将语言视为在人、场所和时间上是具身的、潜入的和分布的。基于此语言观,后人文主义语言学研究讨论语言与自然、与物、与科技的关系,其中最为突出的成果集中在Pennycook发表的一系列“符号集合体”研究。最后,王教授展示了华中师范大学“语言、话语与社会”研究小组正在进行的一系列后人文主义语言学研究,并高屋建瓴地提出在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后理论”时代,我们可以发挥能动性进行融通与斗争,既有国际视野,又有中国关照。

讲座最后,王佳宇教授与在线听众进行了深入的互动,解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王教授指出,后人文主义的观点与中国传统朴素的哲学思想不谋而合,我们可以加入当下的知识建构进程。并且,当下对语言边界的理解提醒我们,边界在社会语言学研究中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边界和无边界之间也是边界,如此有深度的思考发人深省,也让大家享受了一场学术盛宴。

 


撰稿:陈佳劼

审定:朱晔

终审:赵蓉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