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 巴战龙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讲坛”谈裕固族语言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发布者: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22-04-19浏览次数:317

4月14日晚,北京师范大学学社会学院巴战龙教授做客“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讲坛”,做了题为“裕固族语言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探究”的讲座。本次讲座由中心余华副教授主持,540余位校内外师生在线参加。

巴战龙教授从世界语言多样性、濒危语言、世界与中国濒危语言保护研究、裕固族历史宗教和教育、裕固族语言文化遗产和使用现况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他首先简要阐述了世界语言多样性的概况,明确语言是人类最丰富的文化创造,同时也展示了当下世界范围内濒危语言的情况,表示近年来语言消亡情况已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相关的“非遗运动”也助推了濒危语言保护的一些研究活动。巴教授接着介绍了濒危语言保护研究的主要发现,强调政府、民间和经济资源支持是三大“关键”因素,而当下中国也正在进行相关的保护研究工作,比如2015年启动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就极大提升了我国对于境内丰富语言资源的了解程度。

随后,巴教授介绍了裕固族的基本情况,包括历史、宗教、教育、人口结构等方面的数据。裕固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内陆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水平不高,存在自己的特殊情况。在语言文字方面,裕固族有两种本族语言:西部裕固语和东部裕固语,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目前都已成为濒危语言。裕固族聚居地区的语言使用情况类型繁多,总体来说能够使用裕固语的人数正在减少,本民族语言使用人口占全民族人口比例不断下降,在公共领域的使用极度萎缩,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巴教授分析了当地民众针对裕固语言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观点和实践,指出濒危语言保护是世界性的难题,因而当代中国语言工作者应本着尊重裕固人的语言选择和切身发展利益这一根本原则,通过田野调查的资料来呈现出“主位的视角”和“土著的观点”。巴教授强调语言是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研究人员应摆脱“交际工具论”的束缚,迈向“文化资源论”,即语言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资源。

巴教授指出中国语言工作者应该在国家语言政策精神的指导下,科学保护各种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积极关注和改善兄弟民族语言文字的现实处境,同时也不能忽视推广普及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应该从“整体论”的原则出发,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保护包括两种裕固语在内的广大中国少数民族濒危语言。

最后,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与在读研究生与巴战龙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巴教授详细解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也表达了与大家共同助力国家语言文字建设的强烈心愿。

 


(撰稿:黄博洋 审订:朱晔)



下方可看到本次讲座的回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