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不仅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象征,更是其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保持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因素。21世纪以来,俄罗斯逐渐形成了明确的俄语国际传播政策,旨在提升俄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2020年12月,俄罗斯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首次发布了《全球俄语发展指数报告》(本文简称《报告》),旨在全面评估俄语在全球的发展情况。
一、《报告》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俄语在世界范围内地位不断下降的现实,俄罗斯不断调整俄语国际传播政策,制定了多个俄语规划纲要(2002—2005;2006—2010;2011—2015;2016—2020),这些措施一方面规范了俄语对内教学,同时也推动了俄语国际传播。2016年4月颁布的《“俄语”联邦目标纲要修订案》,针对纲要的阶段实施和重点任务作出了更为细致的安排,要求联邦国家权力机关与联邦主体充分调动国家教育、科学、文化、体育、非政府组织和商业实体,支持和推广俄语普及传播。2015年11月3日,普京颁布《国家支持推动俄语国外传播构想》总统令,以法律文件的形式确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国际文化和人文合作发展、塑造俄罗斯联邦在全球范围内正面形象的俄语国际传播措施。2019年成立了俄语保存、保护与发展委员会,主要任务是收集和分析俄语保护与发展相关的信息、规范俄语使用、培训俄语专业人员、与媒体合作促进俄语知识普及、协调有关部门之间的活动。这些政策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俄语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推广。
尽管俄罗斯近年来采取的相关措施促进了俄语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但一直缺乏一个相对客观、全面的指标来评价这些俄语对外推广措施的实际实施效果,以及更为科学地确定未来俄语对外推广工作的重点。俄罗斯民众对于俄语对外推广的现状更是缺乏了解。2021年4月13日,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公布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针对俄语对外传播的现状,48%的受访民众认为近十年懂俄语或学习俄语的人数有所上升,17%认为没什么变化,25%认为有所下降,还有10%表示难以回答。这种情况表明,普通俄罗斯民众对于俄语对外推广的政策和现状、成效等缺乏深入了解,无法形成较为客观的判断,从长远来看,这势必会影响到俄语对外推广相关政策的落实以及效果。在谈及全球俄语发展指数报告研制的必要性时,俄罗斯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校长鲁谢茨卡娅讲到:“当下需要一个全面的指标来对俄语在世界上的地位进行全面且系统的评价。普希金俄语学院的专家们设计了整合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透明的计算公式得出结论,可以为制定国家语言政策提供客观依据。”
二、《报告》内容
《报告》是俄罗斯发布的首份针对俄语在世界范围内推广状况的报告。俄罗斯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多位专家将俄语与世界上另外11种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语言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同时对16个后苏联国家/地区的俄语使用状况进行比较研究,得出最终结论。在研究过程中,首次系统梳理了俄语在国际组织、大众媒体、教育、科学和网络空间等多领域的应用现状数据。该《报告》计划每年发布一次,数据会以公开形式呈现。
《报告》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全球俄语竞争力指数,该部分将俄语置于一个由12种语言、6种子指标构成的比较体系中,所对比的语种包括英语、西班牙语、法语、中文、葡萄牙语、阿拉伯语、德语、印度尼西亚语、印地语、日语和孟加拉语。对比研究的子指标包括:(1)语言使用者人数;(2)国际组织官方/工作语言使用情况;(3)作为学术语言的使用情况;(4)大众出版中的使用情况;(5)互联网用户数量;(6)互联网站点数量。第二部分是后苏联空间俄语稳定指数。该部分针对16个后苏联国家/地区,分别从俄语在国家和社会生活领域、教育领域、科学领域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
该报告相关指标的设计,既考虑了传统的统计指标,如语言的使用人数,也引入了与信息时代语言传播特有媒介相关的指标,如互联网空间语言传播数据的统计。这也反映了俄罗斯对外俄语传播策略的不断创新。下文对该报告两部分的数据进行介绍。
(一)全球俄语竞争力指数
1. 指标一:语言使用者人数
这一指标是在媒体或统计信息中使用最多的。为了保证数据来源的准确性,研究人员使用了来自“民族语言网”(www.ethnologue.com)的数据。根据这一指标,俄语目前排在全球第八位,讲俄语的人数为2.58亿。
2. 指标二:国际组织官方/工作语言使用情况
在这一部分,一共考察了12种语言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23个国际组织中的使用情况。根据统计数据,俄语在15个国际组织机构中作为官方语言或工作语言使用,排名第四位,落后于英语、法语、西班牙语。
3. 指标三:作为学术语言的使用情况
研究者统计了2019年度在斯高帕斯数据库和科学网这两个权威学术统计数据库中使用该语言(或该语言为论文发表语言之一)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根据这一指标,在2019年度使用俄语作为学术发表语言(或其中之一)的论文数量为37559篇,排名第五位,落后于英语(6266815篇),中文(96933篇),西班牙语(70542篇),德语(55911篇)。
对于这一指标以及相关数据,俄罗斯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副校长奥萨奇认为,“科学领域对于语言的生存至关重要,但是现在所采用的标准,正在把所有(其他)语言都排挤出科学领域”,为此他把英语和中文在两个数据库中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进行了对比。他在接受《国际事务》杂志访谈时讲到:“所有的语言正在被排挤出科学领域,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我们并不反对学术正在变得全球化这一事实。英语作为全球性的学术语言,使得学者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交流,但是需要找到一种中立的解决方式,比如可以制作这些学术论文的俄语版本。虽然目前不清楚谁可以去翻译,但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此外,作为语言普及和推广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俄罗斯一直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民众对俄语的“语言认同感”,包括让民众了解俄语在科学领域的使用。例如,2021年6月,俄罗斯国家研究型高等经济大学在“俄语日”这一天宣布启动“作为科学语言的俄语”大赛,该大赛旨在支持俄语作为“有充分资格”在科学领域使用的语言,鼓励学者使用俄语,并面向全球俄语受众传播科研学术成果。
4. 指标四:大众出版中的使用情况
该指标主要衡量的是使用某种语言作为主要语言的出版物数量。数据统计年份为2019年,数据源来自国际出版物刊号管理组织官网。根据这一指标,俄语在所比较的12种语言中排名第七位(31820册),在英语(703938册)、法语(419745册)、西班牙语(116822册)、德语(96183册)、葡萄牙语(51858册)、印度尼西亚语(44025册)之后。
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俄罗斯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制定俄语网络传播战略,以俄语为媒介推广俄罗斯价值、俄罗斯话语,提升俄罗斯的“软实力”,服务国家内政外交。因此,除了以上四个指标外,互联网空间中的俄语使用状况也纳入到全球俄语发展指数的研究之中,以此来分析俄语在互联网空间的活力和影响力,相关研究结果体现在指标五和指标六中。
5. 指标五:互联网用户数量
根据在互联网空间中使用某种语言作为交际语的人数统计,俄语排名在第十位。使用俄语作为互联网交际语的用户数量占比为2.5%。
6. 指标六:互联网站点数量
该报告对某种语言作为内容语言的互联网站点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采用国际知名网络技术调查网站“W3Techsz”的统计数据。数据显示,俄语在2019年是继英语之后的第二大互联网内容语言。
针对指标五和指标六统计中出现的排名差异,俄罗斯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认知和语言学研究实验室研究员列别捷娃认为,“根据互联网中语言使用人数指标排名,俄语甚至落后于日语和德语。这里有多种因素影响,首先取决于某国居民的互联网普及率,在日本有93.8%的居民能接触互联网,而在俄罗斯这一比例只有79.7%。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很多讲俄语的人只在特定的一些交际领域才使用俄语,所以这里的排名在第十位,仅仅是因为统计方法设置的原因”。
自2013年以来,俄语就成为互联网空间的第二大内容语言。同时,俄语网站的数量在其他很多国家的国家级网站中占有较大比例,比如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乌兹别克斯坦,这些国家俄语网站的数量可以占到60%—85%。对于这一点,列别捷娃解释:“我们知道,对于很多这些国家级域名使用者来说,俄语并不一定是他们的第一语言。对于他们,俄语主要是作为信息交换语言,这巩固了俄语的地位,使之成为继英语之后的互联网空间第二大国际交际语言。”
在对以上六种分指标进行细致分析之后,俄罗斯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的研究者们得出了关于全球俄语竞争力指数的最终结果。《报告》结论表明,在研究设定的12种语言中,俄语以指数值2.78综合排名第五位,超过了葡萄牙语(2.44)、阿拉伯语(2.33)和德语(2.27),但明显落后于英语(16.67)、西班牙语(5.26)。在所设置的六个指标中,俄语在指标一、指标四和指标五中排名不高,但在指标二、指标三和指标六中具有一定比较优势。
(二)后苏联空间俄语稳定指数
后苏联空间是俄罗斯的战略安全和战略发展空间,是俄罗斯的“战略利益区”“传统利益区”和“切身利益区”,对俄罗斯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俄语也成为俄罗斯在后苏联空间增强软实力的重要武器,对这一空间内俄语传播效果的评估,对于俄罗斯未来制定相关针对性语言推广政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后苏联空间俄语稳定指数》采用三个监测指标,即俄语在国家和社会生活领域、教育领域、科学领域的使用情况,对16个后苏联国家/地区的俄语使用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研究者对各个分指标数据进行统计,最后形成整合性指数。结论表明,在稳定指数方面,白俄罗斯共和国排名第一(25.00),吉尔吉斯斯坦排名第二(14.29),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得分差距较大,几乎相差一倍。第三名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9.09)。而最低的俄语稳定指数出现在格鲁吉亚(3.03),其次是立陶宛共和国(3.13)和土库曼斯坦共和国(3.57)。
研究者还考察了不同国家与地区内部的三个指标“平稳度”情况。在考察的所有国家中,白俄罗斯共和国各指标的平稳度最高,而各指标排名“特别不平稳”的情况则出现在南奥塞梯(在教育领域排名为第一位,而在科学领域排名在第十四位)和爱沙尼亚共和国(在国家和社会领域排名第二位,而在教育和科学领域分别排在第十和十一位)。
三、《报告》的意义与影响
俄语国际传播一直是俄罗斯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特别是在部分国家“去俄语化”趋势日益明显的情况下,《报告》的研制和发布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对苏联解体30年以来俄语国际传播的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发现不足,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报告发布以后引起了媒体较为积极的关注,包括塔斯社在内的俄罗斯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研究团队于2020年12月10日在“今日俄罗斯”国际多媒体新闻中心召开了以“关于俄语全球地位的新研究”为主题的在线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过程中,来自俄罗斯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的专家们讲解了该研究的数据统计方法和相关研究结论,同时宣布该报告计划今后每年进行一次,并会以公开形式发布数据。
除媒体报道之外,俄罗斯学术界也对《报告》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讨论。例如,2021年5月24—28日,在俄罗斯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举办的首届“纪念科斯托马罗夫国际论坛”上专门针对《报告》组织了专题研讨。针对俄语在国际学术领域地位下降的问题,与会专家提出了提升俄语在科学领域使用地位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全面支持和提升俄语学术刊物在国际学术数据库的收录数量、扩大国际图书交换、拓展俄罗斯学术出版物在国外图书馆的发放和传播、对俄语在国际学术界应用情况进行持续的数据跟踪和系统化等内容。针对未来的俄语国际传播问题,会议还就制定《俄罗斯联邦俄语国际传播和支持规划:2021—2030》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参与讨论的代表来自俄罗斯联邦外交部,俄罗斯联邦独联体事务、俄侨和国际人文合作署,俄罗斯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等俄罗斯国内机构,以及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教育和科学领域的代表。会议决议中针对2021—2030年俄语对外推广形成多项建议,包括发展针对俄语教育者的终身职业发展体系、制定俄语教育和俄语水平评价的统一标准,将俄语作为国际交流语言、科学和教育语言、文化语言、文学语言和国际机构语言进行多角度推广,计划开展推广基里尔文字文化意义的相关系列活动等,为未来十年俄语对外推广提供了思路。
俄罗斯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发布的《全球俄语发展指数报告》,是在认真研究和分析所有可能的统计数据源,并充分参考相关国际经验和同类研究的计算方法基础上得出的研究结论。该报告是对新世纪以来俄语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俄罗斯核心利益区的俄语使用状况进行的一次较为全面的检视,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评估多年来俄罗斯俄语国际传播的效果,并为制定更为精准的俄语国际传播策略和语言政策提供了一定的决策依据。
(原文载于《世界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2)》第265—271页)